梗概
第一章 零星的记忆
我零散地记录了2007到2010年在叙利亚生活的片段。
我来叙利亚并不是通过国际交流基金和国际合作机构等日本机构,而是以个人身份直接与大马士革大学签订聘用合同。到达大学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校一直拖欠我的工资同时在住宿等方面也遇到了各种问题。以至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能完成合同的签订——也就是没有合同,也没有任何机构给我办理叙利亚的居住许可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帮我办理各种手续,在大学和政府机关间来回奔波的是日语系的学生们。
我最开始居住在被称作“大学城”地区的学生公寓的一间房子里。曾经遭遇过厕所里的水逆流着倒灌喷涌而出、房间墙壁上渗出水来画出一个美妙的抛物线后喷洒到地板上之类的囧事。那个时候,几乎每天来到我的宿舍帮我修理的,是我的学生们。
最后的一年里,我因故被赶出了学生宿舍,在大马士革郊外的卡西库尔地区租了一间房子,继续着老师的工作。那里是慈善家的安吉丽娜·朱莉特意来视察过的贫困地区。
我每天和学生们在一起。其中一位因为各种原因而在大马士革没有住处的学生,和我一起住在卡西库尔的公寓里。
我和学生们一起唱我教的日语歌,一起为足球疯狂,一起谈论恋爱的趣事,一起欢笑。时不时的还会去野餐,但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生的家里或者是咖啡厅,一边喝着咖啡或者夏依(阿拉伯的红茶),一边天南海北地闲聊。
第二章 学生们
我记录了学生们2011年以前和2011年以后的事。
那些背井离乡的叙利亚人、失去恋人的叙利亚人、成为士兵的叙利亚人、被杀害的叙利亚人、成为救助队员的叙利亚人、来到日本的叙利亚人,他们每一个人在学生时代的回忆和2011年以后他们的话语都在这本书里。
2011年以后,处于敌对立场的学生们都曾对我说过,“老师,好怀念过去,好怀念曾经”。
第三章 重逢
2011年以后,我曾两次想回到叙利亚。但是均未能如愿。
我现在在中国的大学里任教,会利用寒假和暑假的时间,去见那些离开了叙利亚的学生们。
这本书里也写了我和学生们在土耳其、埃及重逢时的事情。我和来到日本的学生们,每半年必会见一次面。
在日本,周围的大部分人几乎都不关注叙利亚的事情,学生们经常被迫忍受一些让人难以接受的话语,但他们始终心怀祖国叙利亚坚强地生活着。在精神上备受折磨的他们,曾经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
“老师,什么都可以。跟我聊聊吧,想听听那时我们在叙利亚的故事。”
现阶段正在联系出版社,准备出版《彼时的叙利亚》。
0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