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系 1
穆罕默德和阿尔海什姆的关系很铁。在我的印象中,他们从未就信不信真主阿拉进行过争论。努尔·阿尔吉贾克莉和拉米兹的关系也不错。在叙利亚的时候,当着我的面,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学生和无神论学生用阿拉伯语发生过数次口角,但是用双手也数得过来。封斋、礼拜这些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属于他们的私人问题。
学生们不可能全都吐露心声,当然也会有气场完全不合的。但是如果被班上同学所讨厌的话,那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还有比较吝啬的学生,我也从未听说逊尼派和阿拉维派、德鲁兹派的学生们因为教义不同而剑拔弩张。伊斯兰教徒和基督教徒在这一点上也是一样的。大家同在一个日语教室,虽然有时会发生一些口角,但事后都像没事人一样随意地聊天,一起载歌载舞。这就是我所认识的学生们。
学生们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是我离开叙利亚还不到一年的时候,产生裂变的根本原因不是宗教,而是对于政府的支持与反对。在2011年以后的叙利亚,已经没有一人不是处于亲友死于非命、人身失去自由、忍饥挨饿、流离失所的状态。我所教过的学生们也是这样。
下面来讲一个班上同学的故事,两人的名字就暂且隐去了。男生和女生互相有好感。虽然到最后两人也没有确立恋人关系,但我从他们口中都得知彼此对对方的感情,所以这点毋庸置疑。他们在2011年都狠狠地伤害了对方。女生支持政府,男生却站在了对立面,水火不容。后来我才分别从他们口中得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都互相不联系了。
但是2016年我看见过两人的合照,是这个男生给我的。当然现在他们早已不是学生了。已经很多年都未碰面的二人在异国他乡再次会面,还一起吃了顿饭。
我问男生:“过得好吗?”
“嗯,挺不错的,老师。”
“那就好。”
“老师,已经够了。”
“是吗。”
“真的够了。我们因为政治立场的不同而反目成仇,这么多年过去了,就因为这个让多少人失去生命、无家可归,真的已经够了。”
《彼时的叙利亚》第三章 重逢 / 日语系
现阶段正在联系出版社,准备出版《彼时的叙利亚》。本博客会介绍书的一部分内容。
0コメント